我想看一级黄色大片_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明星_91久久青青青国产免费

您的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 > 機械制圖 > 機械技巧

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刀具時鈷浸出機理的研究

時間:2011-05-25 12:19:18 來源:未知

1 引言

磨削液在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降低磨削溫度,而且可起到提高磨削質(zhì)量和磨削效率的作用,因此在加工中得到廣泛使用。但據(jù)近期國外文獻報道,在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刀具時采用磨削液有可能使硬質(zhì)合金中的鈷浸出。鈷是硬質(zhì)合金材料中的粘結劑,它的浸出將大大降低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的使用壽命;同時,磨削廢液中鈷含量過高會污染環(huán)境,對工人身體健康造成危害。因此,研究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刀具時的鈷浸出機理,尋找減少或避免刀具中鈷浸出的有效方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目前國內(nèi)尚未見報道這方面的研究成果。為此,我們模擬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的磨削過程設計了一系列機械試驗,并對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測定,采用微乳液介質(zhì)—分光光度法測定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磨削前后磨削液中的鈷含量,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硬質(zhì)合金刀具進行測試分析,最后根據(jù)試驗結果綜合推導了鈷浸出機理,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。

2 模擬試驗與分析

  1. 機械試驗
    通過模擬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的實際磨削過程,分別進行了磨削試驗、摩擦試驗和浸泡試驗。
    1. 磨削試驗
      刀具:YG6硬質(zhì)合金刀具;砂輪:直徑Ø150mm,綠色碳化硅磨料,粒度46#;機床:CA6140型車床,轉速1120r/min。
      試驗時,將砂輪裝在自制芯軸上,芯軸一端卡在三爪卡盤上,另一端用頂尖頂住;硬質(zhì)合金刀具固定在刀架上。磨削過程中分別使用600ml 蒸餾水、油酸三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三種磨削液。樣品編號及試驗數(shù)據(jù)見表1。 蒸餾水C0113.3C1113.0L1200
      (ml)
      25油酸三乙醇胺13.7C1213.3L2三乙醇胺13.0C1312.4L3
      表1 磨削試驗數(shù)據(jù)
      磨削液種類 硬質(zhì)合金刀具 磨削液
      (磨削后)
      磨削
      時間
      (min)
      磨削前 磨削后 試樣 質(zhì)量(g) 試樣 質(zhì)量(g) 試樣 體積
      由表1 可知,在相同的加工條件和磨削時間下,分別使用蒸餾水(L1)、油酸三乙醇胺(L2)、三乙醇胺(L3)為磨削液時,刀具磨損量依次增加(分別為0.3g、0.4g 和0.6g),可見以三乙醇胺為添加劑的磨削液磨削效率較高。磨削前、后磨削液的體積由于水分蒸發(fā)而發(fā)生變化,但不影響鈷浸出量測定。用于試驗的三種磨削液體積相同,因此其鈷含量與浸出能力成正比。
    2. 摩擦試驗
      將砂輪換成直徑Ø105mm、厚度30mm的鋼套,在與磨削試驗相同的試驗條件下,以油酸三乙醇胺為潤滑液,用YT硬質(zhì)合金刀具與鋼套平面部分進行摩擦。樣品編號及試驗數(shù)據(jù)見表2。#p#分頁標題#e#
      C02C141580.080.0F0F1L4500150
      表2 摩擦試驗數(shù)據(jù)
        摩擦前 摩擦后 摩擦時間(min) 硬質(zhì)合金刀具 試樣 質(zhì)量(g) 鋼片 試樣 磨削液 試樣 體積(ml)
    3. 浸泡試驗
      用200ml油酸三乙醇胺磨削液浸泡YG8硬質(zhì)合金刀具:經(jīng)90~100℃水浴3小時后,在常溫下浸泡15天。浸泡后溶液體積為25ml,液體樣品編號為L5。經(jīng)分光光度分析,L5中鈷含量為110µg/ml。
  2. 微乳液介質(zhì)—分光光度分析
    1. 儀器與試劑
      儀器:721 型分光光度計。
      試劑:①Co(II)標準溶液:取CoCl2. 6H2O配成1g/L貯備液,再稀釋為0.1mg/ml鈷工作液;②微乳液:先配制SDS(十二烷基硫酸鈉):正丁醇:正庚烷=63:27:10(重量比)的原液,然后配成含水85%的微乳液;③0.2%PAN的乙醇溶液;④pH=5的HAc-NaAc緩沖溶液(上述試劑中除SDS為化學純外,均為分析純)。
    2. 試驗方法
      取0.1ml鈷工作液于容量為25ml的瓶中,依次加入pH=5的緩沖溶液2.0ml、PAN溶液0.7ml,用微乳液定容,搖勻。靜置210分鐘后,用721型分光光度計于波長586nm處,用1cm比色皿,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測定溶液的吸光度,作出工作曲線。
      分別取0.1~1ml磨削后的蒸餾水(L1)、油酸三乙醇胺(L2)和三乙醇胺(L3),按上述方法測定鈷含量,測量結果列入表3。
      L1L2L3L4L59.3014.5023.700.70110
      表3 分光光度分析結果
      試樣 鈷含量(µg/ml)
    3. 分析結果
      分光光度分析結果見表3。
      光度分析結果表明,在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的過程中,三種磨削液均可使刀具中部分鈷浸出,浸出能力按由大到小順序排列分別為三乙醇胺(鈷含量23.70µg/ml)、油酸三乙醇胺(鈷含量14.50µg/ml)、蒸餾水(鈷含量9.30µg/ml)。
      光度分析結果還表明,當硬質(zhì)合金刀具與鋼片摩擦時,使用的油酸三乙醇胺潤滑液鈷浸出量較少(L4中鈷含量僅為0.70µg/ml,遠小于L2中的鈷含量);而用油酸三乙醇胺長時間浸泡刀具,在常溫下即可使鈷大量浸出(L#p#分頁標題#e#5中鈷含量達110µg/ml)。
  3. 掃描電鏡分析
    用KYKY2800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對硬質(zhì)合金刀具及鋼套表面進行測試分析,分析結果見表4。
    C01Co5.4915.34W94.5184.66C11Co3.018.82W96.9991.18C12Co2.677.92W97.3392.08C13Co2.005.87W98.0094.13C02Co5.1312.86W90.0572.31Ti4.8114.83C14Co1.432.54Fe24.9946.73W68.0238.63Ti5.5512.10F0Fe98.5397.41Mn0.350.36Al0.591.20Si0.531.04F1Co0.640.63Fe91.5895.05Mn0.550.58Al0.801.71W6.442.03
    表4 掃描電鏡分析結果
    試樣 元素 重量百分比(%) 原子百分比(%)
    由表4可知,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經(jīng)磨削后,刀具中的鈷含量減少,且采用不同磨削液時其鈷含量按蒸餾水、油酸三乙醇胺、三乙醇胺的順序遞減(由磨削前Co元素占試樣重量的5.49%分別減少為3.01%、2.67%和2.00%),表明三種磨削液對鈷的浸出能力依次遞增并以三乙醇胺最強,這與分光光度分析結果是一致的。此外,刀具與鋼套摩擦后,刀具中部分鈷元素擴散到鋼中(Co元素重量比由試樣C02的5.13%減少為C14的1.43%,F(xiàn)1中Co增加到0.60%),同時鋼套中部分鐵元素擴散到刀具中(C14中Fe增至24.99%),這驗證了擴散磨損的存在。#p#分頁標題#e#

3 鈷浸出機理探討

根據(jù)試驗及分析結果可作如下推論: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刀具時,刀具中鈷原子首先被空氣氧化為二價鈷Co(II),Co(II)可與磨削液中的OH-或三乙醇胺(TEA)反應生成配合物使鈷從刀具中浸出。由于油酸三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磨削液中TEA可與Co(II)配位,且其中的OH-濃度遠大于蒸餾水,因此二者對鈷的浸出能力均強于蒸餾水。同時,在油酸三乙醇胺磨削液中,三乙醇胺與油酸反應,配位能力降低,且其OH-濃度低于三乙醇胺磨削液,因此三乙醇胺磨削液對鈷的浸出能力強于油酸三乙醇胺。
另外,硬質(zhì)合金刀具與鋼摩擦時,硬質(zhì)合金中的部分W、Co元素會向鋼中擴散,而鋼中部分Fe元素也會向硬質(zhì)合金中擴散。因此磨削液中鈷含量較少。綜上所述,可得出如下結論:
  1. 磨削時使用水、油酸三乙醇胺、三乙醇胺作為磨削液,均可使硬質(zhì)合金刀具中的鈷浸出,且浸出能力依次增強。浸出機理為
    式中,Co(TEA)和Co(OH)指Co 與TEA 或OH-形成的配合物,并非具體化學式。
  2. 常溫下,用含三乙醇胺的磨削液長時間浸泡硬質(zhì)合金刀具可使刀具中的鈷元素浸出。
  3. 硬質(zhì)合金刀具與鋼摩擦,刀具中鈷的損失形式主要為擴散磨損。
根據(jù)上述結論,為減少硬質(zhì)合金刀具磨損,避免刀具中鈷元素的浸出,減少環(huán)境污染,實現(xiàn)綠色制造,作者建議:①研制三乙醇胺的替代品以抑制磨削液對鈷的浸出作用。②使用含三乙醇胺的磨削液磨削硬質(zhì)合金后,應及時將硬質(zhì)合金碎屑從磨削廢液中分離,避免長時間浸泡而使鈷浸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