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畫門窗洞口塊
這是為了在墻中摳出門窗洞口所需的操作。在底層平、立面中,門窗的寬、高尺寸有:卷簾門3000x3300,M-3為2100x3300,M-1a為900x2700;C-2窗為1500x1800mm。據此:
(1)、在雙線條的外墻中的適當位置,用pline命令分別畫出長度為3000、2100、900、1500等4條線;(所謂適當位置,就是在前、后墻的1~2軸間,4~5軸間,左側墻的A~C軸間)
(2)、擊“多段體”命令后,打“w”參數輸入400(注:本應輸入與墻寬的240mm,為避免“差集”時出偏差,故輸入400),打“h”參數后輸入3300,打“o”參數后,擊3000長的線,以確定卷簾門洞口圖塊;
重復“多段體”命令,打“o”參數后,擊2100長的線,以確定M-3門洞口圖塊;
重復“多段體”命令后,打“h”參數后輸入2700,打“o”參數后,擊1500長的線,以確定M-1a門洞口圖塊;
重復“多段體”命令后,打“h”參數后輸入1500,打“o”參數后,擊900長的線,以確定C-2窗洞口圖塊;
4、復制洞口塊
擊“陣列”命令(_array),分別對卷簾門、M-1a、C-2等洞口塊予以陣列復制,從而生成如(圖6)所示平面。
圖6:底層墻體及門窗塊平面圖
5、調整C-2窗塊高度。
因為圖6畫的門窗塊,是在z坐標為0的情況下生成的,而窗的z坐標位置應在900mm處,所以應打move命令,選擇所有C-2窗塊對象后,輸入@0,0,900回車,即相對升高C-2窗塊900mm。
6、摳出門窗洞口。
擊“差集”命令(_subtract),選擇外墻體后回車,接著選擇所有門窗洞口塊予以差集,這就生成了經過布爾差集后的底層三維模型了。這時,擊“西南等軸測圖”按鈕,就可看出底層墻的立體效果了。如圖7所示:
圖7:底層墻體有洞口三維模型圖
7、插入三維門窗塊。
選擇自備圖庫的三維圖塊予以插入,比較方便。(沒有門窗三維塊的,可以在網上收集,當然也可自制。)其插入操作從略。經插入后的三維圖如圖8所示:
圖8:底層墻體布置了門窗的三維模型圖
8、在卷簾門上面設置通雨篷。
方法:打pline命令,饒外墻繪制突出前后墻680mm和突出右側墻1680mm的面域,拉伸為250mm厚度,再打move命令,移動至比卷簾門頂高100mm的位置,如圖9所示:
圖9: 配有雨篷的底層三維模型圖
相關文章
- 2021-09-08BIM技術叢書Revit軟件應用系列Autodesk Revit族詳解 [
- 2021-09-08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用書 AutoCAD2004
- 2021-09-08EXCEL在工作中的應用 制表、數據處理及宏應用PDF下載
- 2021-08-30從零開始AutoCAD 2014中文版機械制圖基礎培訓教程 [李
- 2021-08-30從零開始AutoCAD 2014中文版建筑制圖基礎培訓教程 [朱
- 2021-08-30電氣CAD實例教程AutoCAD 2010中文版 [左昉 等編著] 20
- 2021-08-30電影風暴2:Maya影像實拍與三維合成攻略PDF下載
- 2021-08-30高等院校藝術設計案例教程中文版AutoCAD 建筑設計案例
- 2021-08-29環境藝術制圖AutoCAD [徐幼光 編著] 2013年PDF下載
- 2021-08-29機械AutoCAD 項目教程 第3版 [繆希偉 主編] 2012年PDF